天文雷射筆專區 |
|
無標題文件


★雷射筆小常識★~不可不知~ |
問: 雷射筆的光線有哪幾種顏色? 如何區分? |
答:雷射筆依照光束光點的顏色分類如下--
* 紅外線雷射筆(波長808nm或以上)
* 紅光雷射筆(波長650nm或635nm)
* 綠光雷射筆(波長532nm)
* 藍光雷射筆(波長450nm)
* 紫光雷射筆(波長405nm) |
問: 同樣輸出功率條件下,哪種雷射筆光線較強-? |
答:在可見光的領域,光譜波長排序從紅橙黃綠藍靛紫,最接近中間的綠光波段是人類眼精敏感度最好的波段,光譜兩端的紅光及紫光都接近不可見光,人眼感光度不佳,所以亮度看起來比較不明顯。
* 綠光雷射筆(亮度排序第一)-人類對綠光感光力最好
* 藍光雷射筆(亮度排序第二)
* 紅光雷射筆(亮度排序第三)
* 紫光雷射筆(亮度排序第四)
* 紅外線雷射筆(亮度排序第五)-接近不可見光 |
問: 為何綠光雷射筆體積較紅光雷射筆長? |
答: 紅光雷射筆僅需將紅光的雷射發光二極體直接接上驅動電路來發光,結構簡單,欲製造5mW輸出的紅光雷射筆僅需使用7mW的LD。綠光雷射筆目前科技並無直接發光的LD可使用,要得到一支綠光雷射筆,需使用808nm紅外線波長的LD來倍頻得到532nm波長的綠光,機構內須有倍頻晶體與多重鏡片聚光以及較高電流的電路板,若要得到一支功率5mW的綠光雷射筆至少需使用高功率200mW的808nm的LD原料來製作,扣除倍頻與鏡片的耗損最後輸出的功率才能達到綠光5mW,所以綠光雷射筆需要更多的零件與電池空間,雷射筆也就必須要一定的長度。 |
問: 市面上與網路上販賣的雷射筆功率都標示很高,是否屬實? |
答: 9成市售的雷射筆功率都標示不實,一支市售100mW的綠光雷射筆通常原本是5mW的輸出規格透過調大電流使LD超頻加大輸出功率到極限,再經由雷射功率計測試,發現綠光輸出功率約10mW,IR紅外線功率高達100mW以上,所以雖然亮度不足(綠光),但是因為IR未過濾,所以危險性極高,可射破氣球或燃燒黑色紙片等,不可用來作指示用途。正規高品質的綠光雷射筆必須過濾紅外線IR波段,確保輸出的光線是純的綠光,沒有參入其它波段光線,並且出廠時透過儀器測試實際輸出功率及每支製作測試報告,才能確保品質穩定。 |
問: 為何我的雷射筆連續使用後光線越來越微弱,更換電池也無效,是什麼原因? |
答: 雷射筆使用一段時間後,LD會釋放出大量的熱能,若無法有效散熱會導致發光效率急速降低,市售的雷射筆為了成本考量往往不做散熱設計,導致雷射筆的故障率極高,發光品質亮度不穩定,由於並非電力造成亮度衰減,所以更換電池當然無效啦。高品質的綠光雷射筆設計就非常先進,除了不惜成本導入更高等級的LD材料,鏡片的聚光效率與倍頻晶體的轉換效率都更好,加上專利的功率偵測回授自動調整以及更好的散熱設計,讓每一支高品質的綠光雷射筆都能有超長的使用時間並且保持光線穩定。 |
|
|
|
|
|
|
|